開始計畫旅程吧

我們經常以酸、甜、苦、辣來形容味覺,但其實日本人還會以「鮮味」(旨味;umami)來形容第五種味覺。究竟日本人口中的鮮味是什麼味?在哪些日本料理中吃得出鮮味呢?就讓MATCHA用漫畫的方式告訴你!
Picture courtesy of PR TIMES
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於 1908 年鑑別出「鮮味」(旨味;UMAMI),他發現昆布含有的麩胺酸能讓湯汁更加美味,也發現除了酸甜苦辣之外,還有第五種味道「鮮味」的存在。在 1985 年開了第一屆鮮味國際討論會後,「UMAMI」一詞獲得認可並流傳至海外,至今也成為世界通用的味覺代表詞。
經過後續研究發現鮮味主要成分為麩胺酸、肌苷酸、鳥苷酸,由麩胺酸再搭配肌苷酸、鳥苷酸更能引出鮮味,達到加乘效果。
不同食材本身所含有的成分不同,且含量也不同,麩胺酸也會因發酵、熟成程度有所影響。以下為各成分含量高的食材參考:
麩胺酸(Glutamic acid;グルタミン酸) | 肌苷酸(inosinic acid;イノシン酸) | 鳥苷酸(guanylic acid;グアニル酸) |
昆布、番茄、起司、醬油、生火腿、味噌、泡菜等 | 魚類、肉類、小魚乾、柴魚等 | 乾香菇、海苔等 |
Picture courtesy of PR TIMES
發現「鮮味」至今已約有百年歷史,也了解到若提升料理中的鮮味,即便少用味精、糖、鹽等調味料,也能產生令人愉悅滿意的味道,而達到抑制鹽分或減重的效果。
雖然世界各地都擁有能嚐到鮮味的多種料理,但若有機會到日本,不妨試試日本料理中以食材加乘效果來提升鮮味的特色美食。最經典的即是用昆布、小魚乾、香菇乾所熬煮出的日式高湯,再加以變化的料理,像是味噌湯、蕎麥麵、茶碗蒸等,還有像是「醬油×乾香菇」的筑前煮,「味噌×鯖魚」的鯖魚味噌煮(鯖の味噌煮)等等。
小編剛到日本時,常聽到日本人形容料理時會強調鮮味,卻有點摸不著頭緒。後來才知道原來 UMAMI 並不等於好吃,也是在吃過多種料理後漸漸用舌尖體會出這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味覺。下次若品嚐到美味料理,不妨可以思考一下,是不是嚐到了日本人口中「鮮味」喔!
我們的最新動態!臉書專頁:Matcha 與在地人同趣的日本旅遊指南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登入或下載app按收藏喔!
作者
[雨木 / Rainwood]http://facebook.com/Rainwood.art 是一個愛畫畫的人,喜歡畫女孩與花草。